这也是常态,能来京城参考的,都有一把刷子,谁也不觉得自己会落榜,所以他们得为以后筹谋。
考中了只是第一步,除了前三甲之外,剩下中进士的人还要参加制科考试,考中的进入翰林院,剩下的要么分到六部,要么就只能等待侯官。
本朝的制科考试只录取前十名,也就是说,只有十三个人能进入翰林院,剩下的都要候官。
朝中有背景的毕竟是少数,大多数人还是要自己走动,才能有机会第一时间被选中做官,或者给安排一个好位置。
不要以为现在朝中缺人,他们想要就有了,那是不可能的。
朝中再缺人,也不会要他们这些刚刚进入官场,什么都不懂的人担任要职,总还得学习的。
那么在哪个部门学,跟在谁身后学,就是重中之重,选得好了,未来平步青云,要是没选好,可能一辈子也就这样了。
所以这些举人们才会这么积极,一来是让那些官员看到他们的才华,如果上官能主动把自己要过去,就再好不过。
来也是结交同科进士,以后他们就是同一届的了,关系比别人更亲近些,要是处得好了,未来能互为依仗。
别说什么考中后再来结交,那时候就晚了,中进士后没多久就是制科考试,不管考中没考中,都老实回去等着,等吏部的任命下来,看你去哪里。
这时候就不能随意走动了,不然有贿赂上官,结党营私之嫌。
任命下来后,在京城为官的,就去上官那里报到,然后请假回乡祭祖。要是在地方上的,可以拿着任命书先回乡,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去赴任就可以了。
一般这个时间是算好了的,耽误不得,因此也没人有闲心在这里交际,所以考前才是最佳时机。
至于复习,这么多年学习下来,哪里在乎多这一时半会儿的,要是学问好,不用担心中不了,要是学问不行,即便这几天再努力,该考不上的还是考不上。
当然了,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,桑家族人除外。
他们进京的时候,桑语就去了信,隐晦地说了,只要他们能考中,瑞王就会帮忙,反正不会叫他们没官做。
他们唯一的目标,就是让自己中举,有这么个大靠山,你还忙什么忙,还不如老老实实地看书。
因此这段时间,桑谭四人几乎足不出户,偶尔和范先生交谈交谈,或者回桑家的院子,和那些亲朋好友聊聊天,再多就没有了,诗会是一个没参加。
不过他们没时间参加,桑语倒是挺感兴趣的,让人给瑞王送信,询问他是否有时间。
桑语相邀,瑞王即便再忙,也愿意挤出时间来,因此乔装打扮后,就坐着马车来郡主府接她了。
没办法,瑞王本人还在养病呢,不能让人知道他并没有事。
而且他的乔装还挺容易的,只要在容貌上稍稍修改,然后站着走路就行。
没错,整个皇城内外,所有人对瑞王的印象,都是坐着轮椅的,不能走路的翩翩佳公子。
即便他们都知道,瑞王不是腿不能行走,只是身体弱,走路会很痛苦,这才到哪里都坐着,即便是上朝,上皇也特许他坐着,和当初的太子一左一右,几乎是平起平坐。
这样的印象太深刻了,所以只要他站着走路,相貌和瑞王有些许相似,也没人会认为他是瑞王。
两人一点也不担心被认出来,带着平时不在外走动的下人,大摇大摆地去了诗会的举办地。
这场诗会非常盛大,是由大长公主府举办,参加的虽然都是年轻人,但皇室宗亲,百官子女,京城的读书人都可以参加。
举办地点在落月湖,那是内城最大的一处可供游玩的园子,占地达上百亩,湖中心建了大大小小几十个亭子,湖周围绿树成荫,风景秀丽,是京城内难得的赏景去处。
最关键的是,这地方不限人员,只要你敢来,都可以来。
当然了,一般外城的百姓,也不敢贸贸然往内城来,而内城的人,除非有聚会,不然谁家没园子,所以这里也不是天天都有人的。
今天长公主花了大价钱,租下了一日,用来举办诗会。
她的目的其实挺简单的,长公主有几个孙女外孙女到了待嫁的年纪,她的儿子女儿得封郡王郡主,然再下一代就只有嫡长子嫡长女有封号,其他人都只是普通宗室。
皇家女眷地位高不低,处处受到优待,只一个,前面两任帝王有意识地规避这些宗室女和大臣家联姻。
不是说不让她们的丈夫当官,而是丈夫背后牵扯比较深的,会受到打压。
因此这些年,宗室女更多地选择新科进士,最好是那些清清白白,家里没有其他人在朝中当官,有也是小官的人家。
这样一来,这些人就是皇家的女婿,只能依靠皇家,以后高升了,也不会投靠其他人。既防备了背后家族借皇家人的势发展壮大,也为皇家拉拢了人才,一举两得。
所以今天的目的,就是一出相亲大会,进门的时候,下人会先问你是否成婚,是否有婚约,有的话,就给你青竹,佩戴在身上。要是单身并且没有婚约,就佩戴兰花,一目了然。
在这一步之后,你还得写诗,只有这关通过了,才能进去,不然就是不合格。
桑语跟着瑞王,走到考核那里,随意抽了一个题目,是描述湖水的。
她想了想,然后写了一首绝句,诗句轻柔婉约,没有一句提到湖水,却从倒影,垂柳,已经蜻蜓点水等意象,把湖水的净与静点了出来。
可以说是恰到好处,审稿的老先生看完,大家赞成,“姑娘诗才斐然,清新俊逸,妙啊”
桑语笑笑,去看瑞王的诗,他抽到的是写今日的心情。
与桑语的小清新不同,瑞王的诗非常大气磅礴,由今日的盛会写到本朝的盛世,由短暂的欢愉写到时移世易,感叹命运的无常,然最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,不以物喜不以己悲。
短短的八句诗,写尽了历史变更和岁月更替,最终着笔在奉献上,愿为百姓安而鞠躬尽瘁。
桑语觉得,这大概就是他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吧。
老先生看完,站起来对着瑞王深深一揖,“先生之志向,我辈不及矣,老朽一辈子追求境界,却放弃了为百姓做实事,才是我辈读书人该做的事。”
“先生谬赞了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,只要做好了自己该做的,就已经是尽善尽美了。”瑞王忙扶起他,笑着夸老先生的诗文,表示曾拜读过。
他们顺利地进入了诗会,不过并没有往湖中心去,那里聚集了各个皇室中人,以及高官子女,两人一上前就暴露了。
再加上他们也只是来看热闹的,就在外围打转,顺便听周围说说,诗会举行到哪一步了,又有谁写出了好诗。
甚至某人和某人斗文,说出了什么样的名言,是真的热闹,也是真的好玩。
走了好一会儿,也听到了不少八卦,比如某郡主的女儿,看中了一位举人,写诗表明心意,然而那举人却喜欢另外一位县主,以诗来婉拒。
这种事就相当风雅了,由于那位举人诗写得好,郡主女儿不光不气愤,还写诗来夸赞他,说他懂礼又文采斐然,并帮着牵线,让那位县主和他交谈。
如此大气又有才华的姑娘,当下就获得了所有人的喝彩,然后,然后她就收到了更多的爱慕之心。
这样的事一出接着一出,有互相看对眼的,写出的诗带上了满满的粉红泡泡。
也有欲拒还迎的,在诗文里你来我往过招的,你要是看不懂诗,不了解里面的典故,那是完全不明白里面的热闹。
总之,桑语看得非常欢乐,还要求瑞王给自己写情诗,“您看那人学问比不上你,诗写得也没你好,他都愿意积极表现了,你怎么就不着急呢。”
“我们已经订婚了,圣旨赐婚。”瑞王嘴角含笑,语气温柔的道。
“怎么着得到了就不珍惜呗。”桑语竖起眉毛表示不满。
“我写的诗,只给你一个人看可好”瑞王柔情看她,“那人写诗求爱,沾染了不少桃花,我可不想语儿伤心吃醋。”
桑语一顿,“也行,不过你会写就学写点,我也不要你一月一首了,按照十四节气来就行。”
瑞王轻咳一声,眉毛都要皱起来了。
桑语转过身去,眉眼都是笑意,这家伙天天忙着公事,都快把她忘记了吧
“既然是未来瑞王妃的要求,小的哪敢不从,不如就从今天开始”写诗能是什么难事,难的是写情诗。
不过瑞王不担心,“我念给你听,侧耳过来。”坚决不给其他人听到的机会。
“也行,”桑语满意地靠近他,被他一把抓住,还趁机在她头上揉了揉。
桑语
狗男人快住手,发型乱了
两人正悄悄打情骂俏呢,一个男人的出现,顿时让瑞王黑下了脸。
桑语也在心里哀嚎,好不容易出来约会一次,怎么还能遇到这种事呢。,,请牢记收藏,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