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章 第三十九章红楼39(2 / 2)

“什么”谚哥儿目瞪口呆,不明白自己的糖糕,怎么就要给林姐姐了。

桑语给他解释,“你看啊,我照顾你,你做得好,我就奖励你糖糕,那糖糕是我给你的。现在你要奖励你林姐姐,当然要用你的糖糕对不对”

谚哥儿先是点头,然后猛的摇头,“用哥哥的,哥哥奖励林姐姐。”

“嗯,诚哥儿你同意吗”桑语故作严肃地问道。

诚哥儿看了一眼自己的傻弟弟,表情严肃的点点头,“我同意。”

“好吧,那今晚诚哥儿和谚哥儿的糖糕,都归林姐姐所有。”桑语双手拍掌宣布。

谚哥儿呆住,眼中都含泪了,“为什么”

“呐,你要照顾林姐姐,所有把自己的糖糕给她,你哥哥也要照顾林姐姐,所有他的糖糕是不是也要给林姐姐”桑语忍着笑和他讲道理。

谚哥儿觉得不对,但谚哥儿不知道要怎么反驳,求助的看向哥哥,诚哥儿移开了视线,对于蠢弟弟的好忽悠不忍直视。

谚哥儿难过的双眼含泪,惨兮兮的看向林黛玉。

林黛玉忍了忍,没忍住心软,“我是姐姐,也要照顾谚哥儿,所有我奖励谚哥儿一块糖糕好不好”

谚哥儿眼前一亮,眼泪也收了回去,立刻看向桑语,满眼期待着她能答应。

桑语憋着笑,“是的,黛玉是姐姐,可以奖励弟弟。”

谚哥儿欢呼一声跳起来,兴匆匆跑到兰笤面前,等待着她把糖糕拿出来。

诚哥儿提醒,“你还没道谢。”

谚哥儿又忙跑回来,站在林黛玉面前,“谢谢林姐姐。”

“不客气。”林黛玉眉眼弯弯,没忍住摸了摸谚哥儿的头。

见到他再一次跑到兰笤面前,谚哥儿轻声道,“谢谢林妹妹。”谢她愿意哄着弟弟玩。

“不,不用谢。”林黛玉双颊有点红,其实她也没做什么,甚至有点恶趣味的逗小孩。

经过这么一出,林黛玉彻底融入进来了,晚餐的时候,甚至会主动照顾谚哥儿。

谚哥儿喜欢甜食,淮扬菜的味道偏甜,是他喜欢的,但桑语一向不让他多吃,本来糕点就很甜了,饭菜再来甜的,摄入的糖分就超标了。

谚哥儿眼巴巴看着,林黛玉就趁着桑语和诚哥儿说话,偷偷给他夹菜。

桑语看见了,但当作没看见,而诚哥儿和林黛玉对视一眼,也移开了视线。

不着急,反正谚哥儿今天吃多了甜的,姐姐明日一定会找借口让他吃不了糖糕。

倒是这个新来的林妹妹果真聪慧,夹给谚哥儿的都是带甜味,但又不会过分甜腻的。

晚餐就在和谐中过去,第二天一早,谚哥儿用完早饭过后,还哒哒哒跑去了林黛玉的院子,给需要他照顾的林姐姐布置任务去了。

通常都是桑语交代他,今天要做什么,应该怎么做,现在轮到他了。

林黛玉是早睡早起的典范,因为不用给长辈请安,她醒了后就在窗前看书。

见到谚哥儿进来,林黛玉就想到了昨晚的趣事,忍不住露出笑意。

诚哥儿要和谚哥儿一起去上课,也跟过来了,不过他站在院子里,没有进林黛玉的闺房。

但窗户打开,让他也看到了屋里的情形,不由为蠢弟弟叹息。

什么写五张大字,背诵弟子规第9页,林姑娘早就会背了好吗。

昨日饭后,两人交流了一下读书的进度,诚哥儿赫然发现,自己居然比林姑娘还差点,要知道他可比林妹妹还大一个月。

不行

不服输的诚哥儿一下子燃起了斗志,一定要超过林妹妹。

林黛玉不是争强好胜的人,因此她答应了。

论读书,她也是不输人的。

为表公平,诚哥儿诚心拜托了桑语,让她给林黛玉上课。谁让他现在有范先生教导,而林黛玉只能自学呢。

在他看来,姐姐的学问不比先生差,所以两人的比试还是公平的。

对于这样的良性竞争,桑语乐见其成,答应了下午没事给林黛玉上课。

经过昨天的一番交谈,林黛玉也知道桑语的学问好,见识广,也愿意跟着学。

两人隔着窗子对视一眼,眼中满满是斗志。

随后的一段时间,因为林黛玉在这里,也因为桑家族人的存在,桑语并没有去瑞王的园子居住,只偶尔过去看看他。

瑞王一如既往地忙,要不是桑语强制要求,他恨不得晚上不睡觉。

但这样的忙碌是有效果的,至少西北那边,已经规划好了开垦的土地,很快第一波搜罗来的土豆种子就要种下去了。

没有意外的话,只等着收获了。

他们重金聘请了那些种过土豆的人过来指导,有他们在,再加上桑语方子里提到的,预防土豆生病的方法,基本不会有意外。

朝廷又派了擅长农事的官员过去督促,这件事在瑞王这里,就可以暂时放下了。

他现在需要操心的,是有关于出海的各项准备,以及太子那边需要的支援。

太子到达沿海已经好几个月了,也差不多摸清楚那边的情况,他现在要做的事,就是组建人手,把那些海盗和倭寇一网打尽,一统海上势力,简称黑吃黑。

等这波弄完,再把这些人转变成海军,就是朝廷诏安了,而不是朝廷穷兵黩武,会省下很多麻烦。

太子需要的人手,只能在当地招揽,其一是他们擅长,其二是冲着黑吃黑去的,当然不能从京城调人,甚至不能和当地官府合作。

当然了,太子也不是真的独身一人,在他出发之前,就有一百多精锐因为各种名义去了那边,他们既是太子的护卫,也是他第一批人手。

但除此之外,他们还需要钱粮,以及海船,而这些是需要瑞王准备的。

朝堂上,新帝已经试探着说了开海禁的事,引来大臣群起反对,尤其是那些御史们。

不得不说,御史是年宴事件中损失最少的一部官员,他们大多数人不仅清廉,也没怎么参与过党争。

这也不奇怪,御史说到底就是找茬的,嘴臭不说,笔杆子还硬,一言不合就怼天怼地,上皇那么强硬的人,有时候也拿他们没办法。

你要杀他,他把这当荣耀,指望着青史留名呢。不杀吧,那是往死里作,之前好容易安静了一会儿,不敢弹劾瑞王,怕刺激到身体不好的上皇。

现在好不容易逮到机会,那是一天三次地上折子,从祖宗家法,谈到朝廷法度,从沿海百姓的安危,谈到海盗和倭寇的累累罪行,反正就一句话,坚决不同意开海禁。

开了就是对不起祖宗,对不起百姓,对不起他的皇帝之位。

有人甚至还给养病中的上皇上折子,让他劝劝新帝,不要仗着年轻,一味任性行事。

没错,就是任性,现在所有大臣都觉得,皇家人真t任性,上皇是这样,太子是这样,瑞王也是如此。

那么新帝会例外吗

当然不,要知道新帝以前还是皇子的时候,就因为一些原因,得罪了很多大臣,不管不顾地要追讨回欠款,也不顾大局,一定要惩治一个来大周的使节。

就因为他在大周杀了一个人,一个普通的乞丐

这事,御史们没觉得四皇子做的不对,天子犯法和庶民同罪,那使节既然敢在他们大周杀人,就必须承担后果。

所以还是皇子时,四皇子被很多御史喜欢,认为他刚正不阿。

可现在他是皇帝,就不能像在当时一样任性,得顾全大局,他们很怕四皇子变成太子那样,不管不顾就杀人。也怕他和康王一样,变得阴狠暴戾。

毕竟四皇子和太子虽然一向没什么交际,但他是太子保上位的。而他还是皇子的时候,似乎和康王走的很近,这就不得不让众大臣担忧了。

有这个因素在,新帝一提出开海禁,他们脑子里瞬间产生了不好的联想,认为这可能是新帝的莽撞任性之举。

他们当臣子的,不能放任帝王这种习性,一定要纠正过来,于是他们想都不想,全部提出反对。并且达成一致,一定要把帝王的不良习性压下去。

这是新帝和朝臣就王权的第一次对立,瑞王不会管,也管不了。

而且新帝也不需要他帮忙,别看四皇子好似一腔孤勇,但实际上,他比任何人都会审时度势。

当初太子还在时,他身为嫡皇子,就能做到在朝中既有自己的势力和地位,又没惹来太子的忌惮,甚至还让太子对他的能力认可。

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,所以无论是上皇,还是瑞王,都不担心开海禁的事会无疾而终。

这是新帝展现自己的手段和能力的场所。

而桑语也见识到了一场华丽的皇权和臣权攻坚战,同时也不由地感慨,政治真不是一般人能接触的。

而在其中游刃有余的上皇,新帝,太子,乃至瑞王,都非凡人也。

作者有话要说取自原著红楼梦黛玉相貌的描写。,,请牢记收藏,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